知识产权作为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锻造核心创新能力的重要策略。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着力于新型信息技术开发,5G行业融合应用发展,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推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发展,2021年4月25日下午,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邀请致高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董杰律师就知识产权相关事宜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公司研发部门等一线同事们积极参与了活动。
董杰律师从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内涵范围、权利外延、时代要求等方面切入,提出“知识产权=知识(智力成果)+产(财产)+权(法律赋予)”的法律模型,简要介绍商标、商业秘密、专利、著作权(版权)几大类型。并对各类型的知识产权的特点、要素、优势等不同方面做了侧重性介绍,指出对于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种整体性保护体系,应充分运用软件著作权、专利及商业秘密等各自的长处进行全方位保护,只有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能有效防止侵权或违约。
同时,董杰律师从公司研发经营的实际出发,提出“以知产诉讼规定为指导、技术手段优先、公司知产配套制度体系构建”的保护设计思路,通过示例与建议相结合的方式,就公司“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提出了方案:诸如列举了以软件著作权确权登记、软件研发提前“埋雷”、将软件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挖掘相关专利、软件开发流程制度设计等具体操作手段,并结合司法实践,建议企业宜采用倒推式建模方法来设计最终的保护策略。
最后,从知识产权侵权应对策略、诉讼要点等,从员工角度与企业角度两个视角,列举避免侵权的各项措施:
1.谨慎使用官方免费软件。切忌出现越权使用、擅自修改,或用于商业途径、超越许可期限等行为。
2.建立健全正版软件管理制度和管理台账。软件来源、数量、版本、付费与否均应当进行自查并记录。
3.内部审慎核实软件来源或授权。
4.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规范未经公开软件程序的管理工作。
5.注意委托开发或合作开发权利归属问题。避免权属纠纷,完善相关条款约定,同时对软件功能标准、交付、验收等需要明确约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经济形态的发展,乘着时代的新浪头,我们应当准确把握新型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新形势和新任务,突出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主题,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提供有力保障。